7月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与中共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在广州市黄埔区联合举办“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广州教学基地”启动活动,并同步揭牌启用黄埔区社会工作创新实践中心。此举标志着校地合作在赋能广州超大城市基层治理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活动现场,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中心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以及广州市各区党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同志共同为教学基地揭牌。该基地将成为人大师生深入广州基层开展全景化、深层次、多维度社会实践与研究的重要平台。同时,依托基地建设,双方将共同探索广州超大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善治·暖邻”路径,推动学术研究与治理实践深度融合,力争产出可复制推广的基层治理创新样本。
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教学中心主任陈那波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田野课堂是师生“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的关键载体,广州基地的建立是深化这一理念的实践。双方将以此次共建为起点,深度参与广州基层治理创新。
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共建为契机,推进校地长期深度合作,精准对接政、校、社资源,实现“基地共建、培训共办、课题共研”“共育人才、共建智库、共研课题”,集中力量破解基层治理难点堵点,推动社会治理人才培养与改革发展需求同频共振,促进更多理论实践成果在一线转化应用。
启动活动后,与会人员赴位于长岭街和苑社区的黄埔区社会工作创新实践中心实地调研。该中心作为黄埔区社会工作成果展示与顶层设计平台同日启用。区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介绍,中心旨在展示区域特色亮点,通过求解七项“基层社会工作之问”、深化“九大创新”“五大行动”,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形成“黄埔社会工作攻坚破题之策”。中心内设黄埔区社会工作智库、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工作室、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工作室、黄埔区民营企业党组织书记工作室等平台,致力于将基层“问题样本”转化为顶层设计“政策样板”,打通从实践探索到制度创新的关键链条。
据悉,黄埔区委社会工作部自去年7月成立以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成效显著。2024年度综合考核位列全市11个区委社会工作部之首,连续两年在市委社会工作会议作交流发言;成为全省在穗唯一新兴领域“两个覆盖”工作联系点;全国首创“思政+”特色市民学院,并实现建设社会发展观察中心、组建社会观察员队伍、建立区级社会工作联合会三个“全市率先”;出台全国首个县(区)级社会工作领域人才及骨干认定服务办法,相关经验获国家及省市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未来,该部将紧扣“指挥部”“开发区”定位,持续深化社会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打造“黄埔样本”注入强劲动能。
南方+记者 刘珊国内知名股票配资公司有哪些
腾思控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